临时移动房,很多公司是小作坊式生产。对于生产集装箱活动房需要什么样的资质,漆俊说他也不是很清楚。他表示,在工商注册的时候,所登记的经营范围为建筑材料深加工、五金加工等,并不是生产活动房。“我们也了解过,好多公司甚至都没有登记过,就是小作坊式的生产。”
临时移动房,很多公司是小作坊式生产。对于生产集装箱活动房需要什么样的资质,漆俊说他也不是很清楚。他表示,在工商注册的时候,所登记的经营范围为建筑材料深加工、五金加工等,并不是生产活动房。“我们也了解过,好多公司甚至都没有登记过,就是小作坊式的生产。”
那什么样的集装箱活动房算是安全的,供人住呢?漆俊坦承,他们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行业标准。“宝山区安全办曾经来现场督查过两次,主要是对使用的防火材料的检测,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他们是按照公司自己制定的标准来进行材料检查以及出厂质量检查。“要住人的,不敢马虎,因为没有标准,只能凭良心生产。”
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以及监管,市场已经呈现乱象。记者在赶集网上联系了一家位于宝山区友谊路的生产集装箱活动房的企业。据负责人程小姐介绍,他们是将“退役”的集装箱改装成活动房,外表为铁皮,内部贴上5公分厚的泡沫夹芯板,但并不具有防火功能。
据了解,该公司使用的是已经用了10年后报废的集装箱。但是工作人员并不清楚是否有安全隐患,只是一味强调房子“绝对牢靠”、“从未出过事故”、“至少能再用个20年”。当记者向其询问公司改装集装箱资质时,工作人员强调他们是正规公司,已经经营多年,但并未拿出相关资料。
“我们曾经收购过别的厂家生产的活动房,发现使用的材料根本不是防火材料。”漆俊说,他现在最担忧的就是,这个市场就这样被破坏了。“如果有部门能加强监管和引导,出台行业标准,大家有据可循,在材料、质量、价格等方面进行约束,对这个行业有好处。”“住人集装箱”市场该如何监管?